如何使用體溫探頭進行科學的體溫監(jiān)測?
2019.11.12 / Tuesday
如何使用體溫探頭進行科學的體溫監(jiān)測?
關于圍手術期意外低體溫發(fā)生率,在國內是極高的,為了更好地了解低體溫的發(fā)生情況,國內許多麻醉醫(yī)師都在倡導應該將體溫監(jiān)測視為圍手術期的基本檢測內容。
人體各部位溫度存在著較大的差值,這是因為 周圍環(huán)境暴露、周邊組織、血流灌注等情況都會對體溫測量的結果產生影響。相比于外周部位和皮膚溫度,核心體溫更均勻一致,可以更準確的反映機體的熱量狀態(tài)。
通過肺動脈漂浮導管上的體溫傳感器測得的血液溫度被認為是人體核心溫度的金標準。但是由于這是一種有創(chuàng)性操作,臨床應用的意義較小,但經常用作其他測量方法的參考。
其他可供參考的核心溫度可在鼓膜、鼻咽處、前額皮膚、口腔、食道遠端、氣管、腋窩、直腸和膀胱等處測出。
其中鼻咽部和膀胱較易獲取而臨床常用,使用過程中應該關注一次性測溫探頭的準確性與滅菌性。
· 鼻咽部溫度、前額皮膚與腦溫接近,可更加快捷的被測量出體溫變化的曲線,值得推薦。直腸溫度不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測溫結果非常接近核心體溫,在全麻和椎管內麻醉下的患者可耐受,是比較理想的測溫部位。
· 膀胱測溫在尿流量較大時測得的溫度等同于肺動脈溫度,可作為核心體溫的參考數據。但在尿流量較低時則更接近直腸溫度,與核心體溫會存在一定的誤差范圍,膀胱測溫更適用于術中留置導尿管的患者。現在更先進的一種測溫導尿管可以同時兼顧導尿與測溫的功能,非常便捷與安全。
Previous article : 麻醉科醫(yī)師面對患者術后慢性疼痛應該做些什么?
Next article : 針對高血壓患者的術中麻醉管理